ICH E6 R3于2025年1月6日采纳通过,并于1月14日正式发布。相较于R2(2016年),R3版本在质量管理的理念上更加进步,最核心的变化是从被动质量保证转向主动质量设计,强调"质量源于设计"的理念。具体表现在将质量融入试验设计阶段,而非仅仅通过后期监测保证质量,侧重于预防问题而非仅仅发现问题,强调设计流程和系统以最大限度降低风险;在质量管理方法中,更加重视临床试验全生命周期的风险评估和管理,因此资源应集中于高影响领域(如受试者安全、数据完整性),避免低风险环节过度监管;在技术上鼓励使用电子数据采集系统、远程监测和数据分析等新技术,要求建立覆盖数据获取、传输、存储的完整性流程,强化元数据审查与保密性。
其次,R3版本在受试者权益、隐私保护和盲态管理方面提出了更严格、更细化的要求,体现了“以受试者为中心”的核心原则。R3版本在受试者权益保护,隐私保护和盲态管理领域的新增要求及对比分析:
PART 01
受试者权益保护
· R3(新版)要求: 使用“参与者(Participant)”代替“受试者”,强调自主权与以人为本。 · R2(旧版)对应内容: 使用“受试者(Subject)”,未体现以人为核心的转变。 · R3(新版)要求: 研究者在揭盲后应主动向参与者反馈实际分组及试验结果,尊重其知情意愿。 · R2(旧版)对应内容: 使用“受试者(Subject)”,未体现以人为核心的转变。 · R3(新版)要求: 必须写明将反馈试验结果和治疗信息给参与者;强调对弱势群体的适应性知情流程(如电子方式、见证人等)。 · R2(旧版)对应内容: 未强制要求反馈试验信息给参与者;对弱势群体的适应性安排不明确。 · R3(新版)要求: 强调综合风险管理,包括安全、体验、知情等维度,优先保障参与者权益。 · R2(旧版)对应内容: 风险监测主要聚焦数据质量,未充分覆盖参与者体验与安全。 · R3(新版)要求: 要求在ICF中明确补偿与保险范围、理赔流程,并避免隐私泄露(如禁止获取身份证号)。 · R2(旧版)对应内容: 无详细说明补偿及隐私保护的具体要求。
PART 02
隐私保护的强化措施
· R3要求: 强调从数据获取、传输、存储到销毁的全流程保密审查,包括操作日志等元数据。 · R2对应内容: 未提出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或元数据可追溯要求。 · R3(新版)要求: 禁止在编码表中收集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等非必要信息,禁止以拍照等方式收集生物信息。 · R2(旧版)对应内容: 无针对性限制措施,存在潜在隐私泄露风险。 · R3(新版)要求: 要求远程技术使用中确保数据加密、权限控制;研究者需监督第三方合规,不得收集指纹等生物识别信息。 · R2(旧版)对应内容: 未系统涉及DCT相关隐私管理要求。
PART 03
盲态管理的流程升级
· R3(新版)要求: 研究者应向参与者披露实际分组信息,特别是在影响后续治疗的情况下。 · R2(旧版)对应内容: 仅规定申办者需告知研究者,未要求反馈给参与者。 · R3(新版)要求: 参与者可选择是否获知分组结果,研究者需记录其选择(如病历备注)。 · R2(旧版)对应内容: 未明确参与者的选择权与记录义务。 · R3(新版)要求: 揭盲过程需详细记录操作时间、人员及与参与者的沟通内容;紧急揭盲需保留元数据,便于稽查。 · R2(旧版)对应内容: 无系统的揭盲记录与可溯源机制要求。
总体而言,R3版本推动临床试验向更伦理化、受试者友好的方向发展,熙宁生物作为临床生物样本分析实验室,也将严格遵循ICH E6 R3对于临床试验项目受试者权益,隐私保护和盲态管理的要求。